脑立体定位仪是一种通过三维坐标系统准确定位脑部结构的精密仪器。其核心原理是利用颅骨外部标志建立三维坐标系,结合动物或人体脑图谱数据,确定目标脑区的准确位置,从而在非直视条件下实现电极植入、药物注射、组织损毁等操作。
脑立体定位仪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对神经结构进行定向的注射、刺激、破坏、引导电位等操作,可用于帕金森氏病动物模型建立、脑内肿瘤模型建立、学习记忆、脑内神经干细胞移植、脑缺血等研究。
主要性能指标:
操作精度:不同型号的脑立体定位仪精度有所不同,一般移动距离读数精度可达 0.01mm。
操作臂移动范围:三维操作臂在 X、Y、Z 轴方向的调节范围通常为 0-80mm。
角度调节:操作臂一般可垂直方向 180 度旋转、水平方向 360 度旋转,并能在任意位置锁定。
发展趋势:
更高精度与自动化:结合AI算法优化坐标计算,实现亚微米级定位。
多模态融合:集成光学成像、超声引导等技术,提升术中实时导航能力。
微型化与无线化:开发可植入式微型定位系统,减少对动物行为的干扰。
临床转化加速:推动DBS、脑机接口等技术的标准化与普及化。